什么才是真正的領導者呢?怎樣的領導者才算成功呢?
說起優(yōu)衣庫UNIQLO,2017一整年,它上演了不少時尚的重頭戲,簡直時髦得開掛了。 而價格合理、質量感人一直是優(yōu)衣庫在大家心中的印象。 創(chuàng)始人柳井正也因“優(yōu)衣庫”風靡全球而多次登頂日本首富,成為很多企業(yè)學習的典范。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領導者呢?怎樣的領導者才算成功呢? 在柳井正看來,真正的領導者必須是能夠帶領團隊走向成功的人。 想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者嗎?以下內容值得所有領導者反復閱讀思量。 一個人能做的事微不足道,與下屬建立信賴關系才是萬事之本 要想建設團隊,對領導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換句話說,什么才是從始至終都至關重要的因素呢? 答案就是信賴。 為領導者的你,如果得不到團隊成員的信賴,即便你有再出色的思路、再輝煌的經歷,團隊成員都不會從心里接受你,都不會產生追隨你一起奮斗的意愿。 即使你發(fā)火,對方也不過就是心里念叨著“又開始罵人了”,然后為了早點脫身,嘴上“好的,好的”地應付一氣,但卻不會真心接受你的批評并愿意去改正。 反之,即使被你表揚了,對方也不會太高興,只會覺得“不過是想哄我高興罷了”。 如果人與人之間如果缺乏信賴,就不可能相互理解。 言行一致、始終如一的人才是值得人信賴的人。 承諾了,就要遵守。一個言行不一的人,是根本不可能令人信任的。 這并不是要求領導者都成為全能的超人。其實,團隊成員中比你更有創(chuàng)意的人應該不在少數(shù),有些你做不好的事別人卻可能輕松完成。只是希望你經常問問自己:“對于你自己說過的話、承諾的事,或者對于你正在說的話,你是否是那個最忠實的踐行者?” 團隊成員并不是一群領導說什么就信什么的人,他們會聽其言,然后察其行,最后再決定對方是否值得自己信任。 對你自己的信念、你信奉的價值觀以及你追求的東西,不要動搖,更不要輕易改變。 言行一致、始終如一,這是領導者應有的品質。 全心全意對部下,時而做“魔鬼”,時而做“菩薩” 確立了“言行一致、始終如一”的根本原則之后,領導者在作為上司與部下相處時,要全身心對待部下,只有這樣部下才會接納你,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辦法。 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只有站在每一個人的立場上,順應并理解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及情感,他們才會認為我們在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 所謂用心理解并接受,是指針對部下所說的話,運用自己所有的經驗、知識和能力進行分析,考慮應該如何給他提出最好的意見和建議。 如果部下的想法不對或是過于簡單,那就必須指出他的想法哪里不對,或是哪里過于簡單;如果想讓他從不同的視角來考慮,那就需要給他一個從不同視角考慮的提示。有時還要與他們產生共鳴,并分擔他們的煩惱。 領導的工作就是要讓部下的未來一片光明。 因此,如果真為部下的未來考慮,就必須如“魔鬼”般對其進行嚴格的指導,直至其能夠勝任某項工作。如果部下以低標準來要求自己并因此而自我滿足,那你必須做“魔鬼”,毫不客氣向他指出“你失敗了”。 而且,還必須做一個為部下設立一個又一個目標,向部下提出越來越高要求的“魔鬼”。 雖然也許得不到一句感謝的話語,但是你要明白你并不是為了獲得感謝才去做的。只要自己現(xiàn)在扮演的“魔鬼”角色能給部下帶來一個光明的未來,即使得不到感謝又有什么關系呢? 另外,如果你只是“魔鬼”的話,部下不會追隨你,也得不到成長。所以,當你認為部下做得不錯,或者比以前有進步時,你就要做“菩薩”,好好地表揚他并對他的工作予以認可,這同樣非常重要。 作為“菩薩”,僅僅表揚部下,對部下的工作予以認可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多多關心部下的健康狀況和家庭情況。 一方面在平時工作中像“魔鬼”一樣嚴厲,另一方面又對部下的事顯示出“菩薩”的關心。只有這樣的領導者,才能激發(fā)部下的干勁,使部下愿意為不辜負領導的期望而努力工作。 讓本人去思考如何工作是責任感產生的根源 團隊作戰(zhàn)的基礎就是每個成員都要擔負起各自的責任,并不是說只要各自目標一致就可以了。 責任意識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要明確“這個工作是誰的責任”。明確責任,也就是所謂的“一人一責”。 可以說,沒有責任就不會有成果。 讓本人去思考如何工作,是責任感產生的根源。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高高興興地去做別人的工作。除非他認為這是他自己的工作,否則他既不會認真,也不會產生責任感。做真正屬于自己的工作,這是人們積極主動工作的原動力。 原動力有了,人自然就會努力,并產生以高標準去完成的決心。 多讓本人去自由地思考,盡可能對他下放權力,結果會更好。因為這樣一來他會把工作當成自己的工作來做,也便于追究責任。 因為他覺得這是自己的工作,對工作抱有強烈的責任感,所以,即使出現(xiàn)問題被追究責任,他也會帶著一股絕不服輸?shù)膭蓬^,想方設法去補救,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獲得令上司刮目相看的成績。 不對成員過度指揮 為了成為更好的公司,領導者必須讓團隊成員自己思考工作。而且,工作中還要盡可能地聽取成員的意見,這也非常重要。 如果領導者總是抱著“這個事就得這么做”,或者“我的方案比你的好”這樣的思想,一味地要求成員全部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事的話,成員的工作熱情就會降低。 “工作成果=能力×干勁”。無論你的能力有多高,創(chuàng)意有多妙,如果執(zhí)行的人沒有干勁,也不會獲得好的工作成績。 一旦把重要的工作交托給了成員,就要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勇氣。也就是說,要懂得忍耐。只要成員的做法并沒有偏離根本,就沒有必要對他進行過細的干涉。 需要注意的是,在放手之前,領導者必須與成員進行反復溝通,讓成員清楚自己希望成員達成什么目標、執(zhí)行什么標準。如果成員對領導者要求的目標和標準尚不清楚,就要不斷溝通,直至雙方達成共識。否則切不可放手讓成員去做。 最后,領導者在放手讓成員去做之后,還必須對成員的工作進行評價,這樣才算給自己的“放手”畫上了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