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中文字幕伦伦精品|www.ychrm.com

當前位置:首頁 > 理論研究 >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

馬云:新時代企業家必須要有這“三觀”!追這“三性”!

發表時間:2018-05-04 10:35:42來源:點擊:
分享到:

馬云在2018年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提出:新時代企業家必須要有“三觀”,追“三性”,以此積極承擔參與風險控制、精準脫貧、污染防治這“三大攻堅戰”的責任。


11.jpg


他認為,現在應該是中國歷史上企業家數量最多,企業家地位最高,中國企業家營商環境最好的時代。企業家要以家國利益為重、以未來利益為重、以社會利益為重。


他說:新時代的企業家光光會賺錢肯定是不夠的;必須擔當起對這個國家、這個時代的責任,必須要有家國情懷,我總結成三個觀:全局觀、有未來觀、有全球觀,這是新時代企業家要有的“三觀”。


全局觀就是生態觀。就是要讓企業生態鏈都滿意,要讓客戶、員工滿意,合作伙伴、政府滿意,甚至贏得競爭對手的尊敬。全局觀同時要考慮全局利益,世界已經真正進入了命運共同體,要從IT時代的強者越強到DT時代的包容和共同發展。全局觀要體現平臺真正的價值,讓平臺上的人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讓別人強大了,你才可能強大。平臺不是獲取更多的利益,而是擔當更多的責任。



未來觀就是必須站在未來思考問題,站在30年以后看今天。企業必須以技術創新去解決人類未來要面對的問題,引領社會進入新時代。企業解決的問題越大,市值越大,越受人尊重。沒有恒心、遠見,不敢因相信而看見,企業將很難走遠。


全球觀就是要站在全球看問題,站在全球看中國。全球化不是國際化,國際化是一種能力,全球化是一種格局。我們企業走出去要贏回來的不僅僅是利潤,我們更應該贏回的是尊重。全球化的核心是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創造獨特價值,創造就業,做當地做不到的事情。全球化的潮流不會改變,但全球化會越來越完善。未來全球既有競爭,更有合作,中國離不開世界,但世界也離不開中國。一帶一路就是新時代中國最了不起的全球化之路。



馬云同時認為,新時代企業家還必須追求“三性”,即可持續性、包容性和綠色,以此積極承擔參與風險控制、精準脫貧、污染防治這“三大攻堅戰”的責任


以下是演講全文:


企業家不同于生意人,不同于商人

 

2008年我們提出舉辦綠公司年會的想法,那時候我們認為只有綠色才能持續發展,我們認為只有心里綠,環境才有可能綠,所有的企業只有帶著綠色的思想、綠色的行動、綠色的理念才能讓整個社會走向綠色。

 

今天來了將近700多名企業家,我站在這里非常的感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像今天這么壯大的企業家群體,企業家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如此的重視,我想現在肯定是中國歷史上企業家數量最多、企業家地位最高、中國企業家經營環境最好的時代。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我相信沒有改革開放,沒有40年來我們走過的路就不可能有我們的今天,一星期以前主席在博鰲論壇上講,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


我想我們這一代企業家可以說是生逢其時,這一代企業家也是過去40年改革開放的勇敢的實踐者,我們在座每一個人既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我們充滿感恩,充滿感動,在過去改革開放不成熟的早年時期,我們都走到了今天。


我相信未來會發展的更好,經商的環境也會更好,好的環境我們更需要珍惜,更需要參與建設,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而是為了我們下一代的企業家,為了更多的年輕人。

 

企業家不同于生意人,不同于商人。生意人是有錢就干,商人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企業家卻是要以家國利益為重,以社會利益為重,商業是必須要有思想引領的。


最近,聽見有的領導說要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這非常鼓舞人心,我相信我們企業家也能把握好這個機遇,同時我們要問自己,我們是否真正有企業家的思想、企業家的格局、企業家的情懷,社會尊重我們不是因為我們會賺錢,而是我們會花錢,我們會用錢,我們懂得如何用錢去改變和影響世界,用錢去如何完善社會完善社區和完善未來。

 

我很高興今天的論壇有這么多的企業家能夠跳出商業談商業,不少企業家跟幾年以前已經不一樣了,幾年以前企業家一上臺總是宣傳自己的產品,打公司自己的廣告,甚至我發現幾年前很多企業家在兩會期間也不斷的講自己公司的廣告,講自己的宣傳。


而今天,我們的企業家進步非常之大,我們沒有就商業談商業,我們能夠跳出商業談商業,我們能夠跳出自己的企業來談企業,這就是我們企業的格局和境界在不斷的提升。


企業家必須用“新三觀”面對未來

 

經濟的發展、技術革命的突進、世界的劇變,我們國家要從數量經濟到質量經濟,從出口轉向進口,這些對我們每個人既是機會,更是挑戰。在這兒跟大家分享我在公司內部經常要提的三個“觀”,企業家必須用“新三觀”面對未來的挑戰。全局觀、未來觀、全球觀。


全局觀就是生態觀,讓我們企業內部的生態上下鏈左右都滿意,要讓客戶滿意,要讓員工滿意,要讓合作伙伴滿意,要讓政府滿意,甚至要讓競爭對手也會因為跟你競爭而贏得對你的尊敬;


全局觀就是不從局部利益考慮問題,要從全球考慮問題,要從全局利益考慮問題,要考慮各方利益,因為世界已經真正進入了命運共同體,只有大家好你才有可能好。


村里面你最富就會出現斗地主的情況,IT時代是讓強者更強,而DT時代就是包容,是共同富裕的發展。

 

第一次技術革命誕生的商業模式是工廠,第二次技術革命誕生的商業模式是公司,而這一次技術革命將誕生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那就是平臺,今天人人都站在平臺上,但是平臺的真正的價值就是讓平臺上的人比你更成功,只有讓別人成功了,你才能真正的成功,所以只有讓別人強大了,你才有可能強大。


平臺不是獲取更多的利益,而是擔當更多的責任;未來觀,必須站在未來思考問題,站在30年以后來看今天,企業必須以創新去解決人類未來所要面對的所有問題,引領社會進入新的時代,企業解決的問題越大你的市值就會越大,就會越受人尊重,如果不能從未來來看問題,我相信你的企業很難走的很遠。


今天大家都在講核心技術,核心技術確實很難,但也不是高不可攀,我們錯過了昨天的機會,但我們不能再錯過明天的機會,關鍵在于改變。


我們今天的很多的思考、很多的做法,很多的體制機制要不斷的創新,沒有正確的未來觀,沒有恒心,沒有遠見,不敢去相信,不敢去相信而相信,我相信你是不可能走的很遠,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核心技術。


我認為真正有未來觀的大企業不會去創造概念,不會去爭流量,不會去搏眼球,而是要去爭核心技術。市場份額大,市場份額牛,不是真正的牛,核心技術牛才是真正的牛,在關鍵技術、核心技術上爭高下是大企業當仁不讓的責任。


今天說到技術,大家都講到的是芯片,講到的是操作系統,講到的是互聯網,其實每個公司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絕活,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技術,哪怕服務,也是任何一家公司獨一無二的獨門兵器。

 

第三全球觀,必須站在全球看問題,站在全球看中國,眼光看見一個縣你就做一個縣的生意,眼光看見一個省就能做一個省的生意,如果眼光看全球你就能做全球的生意。


我今天覺得企業家必須擁有全球視野,哪一家企業有全球化的意識哪一家企業就有更好的未來,全球化的潮流不會改變,但全球化只會越來越完善,全球化不是國際化,國際化是一種能力,而全球化是一種格局,是一種境界。

 

毛澤東不會講英文,尼克松不會講中文,但他們兩個人在1972年制訂了最了不起的全球化戰略。

 

全球化的核心是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創造獨特的價值,創造就業,做當地做不到的事情,全球化首先要講究的是尊重其他文化,尊重其他民族,尊重其他民族和人民的創新。


國際化講的是能力,全球化我剛才講了就是格局和境界,今天的全球化是服務世界的能力。如果說過去中國走出去是人走出去,是機器走出去和資金走出去,那么今天中國走出去是信息走出去、服務走出去、價值觀走出去。

 

今天沒有哪個國家,沒有哪一個企業可以說自己在新技術上可以高枕無憂,也沒有哪個國家或者哪一個企業有絕對的優勢、絕對的壟斷、絕對的安全。


未來全球既有競爭,更有合作,中國離不開世界,但世界同樣也離不開中國,未來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G20,更需要的是G200。“一帶一路”是未來的新時代,也是中國和世界未來最大、最了不起的全球化之路。

 

這一兩年來,看到很多企業在海外積極開拓參與“一帶一路”的發展,我們非常高興,我們企業不僅要去投資,更重要的是去創造價值,我們走出去要贏回來的不僅僅是利潤,更應該贏回的是尊重。


企業家還要追求新的“三性”

 

新時代的企業必須要有積極參與風險防控以及脫貧和環境的三大攻堅戰的責任和意識,企業家還要追求新的“三性”,就是可持續性、包容性和綠色性,離開這“三性”的發展就是違背未來企業的發展規律,今后的企業你做的任何業務必須思考是否可持續,是否足夠的包容,是否可以持久的綠色。

 

不參與三大攻堅戰的企業,不具備“三性”的企業,即使你成功了,你也不可能贏得社會、同行、員工甚至你的孩子的尊重。


治理環境這個攻堅戰企業要有擔當,企業要靠技術贏得利潤,靠技術贏得市場,在企業的每一個重要的決定,每一次技術創新都要看看它是否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不是更加普惠、更加包容,是不是綠色。


只有我們自己的心態是綠色的,我們的行動自然會綠色,社會的環境也會變的綠色,整個社會才有可能更加持續、健康、有序的發展。

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