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大學同學阿部,5年前賣掉了深圳的房產,全家移民美國。 大家都覺得這真是個敗招,5年來深圳的房價至少漲了3倍了吧?更何況阿部在中國好歹是家上市公司的部門長,到美國后幾乎斷掉了所有的根基,一切從頭開始。 聽說阿部做過房產中介,做過賭場荷官,做過貿易員,總之步履艱辛。 朋友往往是這樣,別人不順時,本該多加關照和問顧,但又害怕哪句不慎,讓對方當成了同情,傷了彼此,漸漸也和阿部斷了聯系。 上個月和幾個同學一起去美國,在洛杉磯見到了阿部。讓我們驚訝的是,人家并沒有我們想得那樣慘。 相反,阿部不但成立了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還在洛杉磯最好的爾灣區購買了一棟房產...... 用他自己的話講:用了5年,把失去的都又賺了回來。 這可不容易,要知道阿部英語可不咋滴,他之前又是做行政的,和會計沒有半毛錢關系。我們都好奇他是如何逆襲的? 說起來也蠻坎坷,他先是在菲律賓全職學習英語半年,后來在美國邊打工邊學習會計知識,不到二年考到了美國的注冊會計師,然后又開始學習美國的企業法,最終成立了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開業一年,收入已頗豐。 阿部用他的親身經歷,詮釋了什么才是最保值的財富,那種即使從零開始也能東山再起的能力。 二 《百歲人生》在邏輯思維的推崇下一下火了起來,它所延伸出來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 你必須始終保持學習,你必須不斷迭代升級。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人類的壽命極有可能延長到100歲。這樣的話,如果60歲退休,剩下的時間被羅振宇稱為“40年黑洞”。 我們以前所遵循“上學、就業、退休”3段式的人生,也會被這40年黑洞所顛覆。 首先,你辛辛苦苦攢下來養老的錢不見得夠用了。為什么?因為你活的太長了。而且俗話講:久病床前無孝子,到時,也許孩子都會覺得你是個負擔。 其次,就算你掙到了足夠的養老錢,卻沒有學習新事務的能力,你可能都無法保衛你的財富。現在這么多老人被騙,不都是源于此嗎? 最后,站在神經學的高度,如果一個人的認知體系不再更新,TA的腦神經聯結鏈會一段段的熄滅,這也是造成老年癡呆的主要原因。 如此這般,再長的壽命有何意義?也不過是60多歲死了,100歲再埋。 按個邏輯,你必須不停的學習和認知升級,原有的3段式人生也有可能變成4段甚至5段人生。 即“上學、就業、退休、學習、創業......” 所以啊,“終身學習”并不是一句勵志的口號,而是需要你不斷的踐行。 但學習不像健身,付出就能讓肌肉凸顯,你需要一些方法來為努力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