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5月13日訊(記者 陳鴻飛 通訊員 周育紅 李順立)今天,記者從水口山鉛鋅礦區獲悉,該礦區鴨公塘礦段找礦取得重大突破,在鴨公塘礦區深部發現銅鐵伴生金銀新的礦石類型,獲得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地質調查局對此進行了現場考察。
水口山鉛鋅礦區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第二輪危機礦山找礦中,承擔找礦任務的湖南省有色地勘局二一七隊設計的6個鉆孔中,在鴨公塘深部3個鉆孔均見到鐵銅礦體。其中207線1個鉆孔見到兩層厚大的鐵銅礦體,厚度分別為16.84米和164.37米,銅品位0.62%至0.69%、磁鐵礦品位29.48%。礦區已控制礦帶走向長560米,傾向延深670米。以目前鉆探控制程度,初步估算鴨公塘礦段可新增資源量銅28萬噸、磁鐵礦1448萬噸。
這一系列新發現表明,水口山礦區不僅可以找鉛鋅礦,還能找到銅礦;不僅可以在巖體接觸帶中找礦,在巖體中也存在找礦的可能。省有色地質勘查局二一七隊總工程師宛克勇說:“整個找礦項目共投入1390萬元,即使以目前低迷的銅價計算,每噸銅的找礦成本也只有60元左右。如果再算上1448萬噸磁鐵礦,鴨公塘的找礦成本更低了。”
通過實施此次危機礦山找礦,鴨公塘礦段成為全省已探明的第二大銅礦。這一成果,可以就近供應常寧市正在規劃的銅工業園區,大大降低后續產品生產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