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毫在自治州調研時強調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8月28日至29日,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調研時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做好做足全域旅游文章,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省領導謝建輝、葉紅專參加調研。
在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辦)的駐村幫扶和發動下,鳳凰縣勝花村這一深度貧困村搞起了千畝獼猴桃種植和鄉村旅游,全村可望明年脫貧出列;鳳凰縣大坡村通過發展集采摘、休閑、旅游于一體的高山葡萄產業,不僅村民們實現脫貧致富,還成了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通過創新旅游模式、挖掘非遺文化,前來“鳳凰之窗”文化旅游產業園觀光購物的游客絡繹不絕。一路考察,杜家毫稱贊自治州近年來立足資源稟賦,走出了一條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產業發展、再到特色產業發展的好路子,并希望當地再接再厲,緊扣全域旅游這篇大文章,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更好地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為了治療女兒腦癱疾病,勝花村村民龍威再欠下了20萬元債務。在龍威再家里,杜家毫詳細了解精準扶貧相關政策落實情況,詢問當前還存在哪些困難問題。得知龍威再準備明年流轉40畝土地種植獼猴桃,杜家毫欣慰地說,幸福的路就在腳下,關鍵要靠自己走出來。只要勤勞肯干,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一定能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
走上花垣縣通州尾礦庫,杜家毫實地檢查尾礦庫治理和生態修復進展情況。目前該尾礦庫已實施閉庫,覆土工程全部完成;全縣163家浮選企業已拆除162家。杜家毫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僅要牢記在心里,更要體現在行動上。要痛下決心、破釜沉舟,徹底告別采礦的歷史,決不因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破壞綠水青山。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四次來到十八洞村,杜家毫走村串戶,與村民們談變化、聊收支、話發展,祝愿大家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在與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和駐村扶貧工作隊負責同志座談中,杜家毫說,十八洞村5年來所發生的深刻變化,是全省、全國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個生動縮影。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的首倡地,這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要飲水思源,感恩共產黨、感恩習近平總書記、感恩全國人民,通過精準脫貧的生動實踐和扎實成效,為全國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積累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衡量脫貧攻堅的成效不在于“面子”,而在于“里子”。要保持村莊的歷史風貌和鄉土氣息,不搞大拆大建,決不能盲目舉債上項目、造“盆景”,而要通過發展產業、保護生態、振興教育等,不斷提升村莊的內在品質和村民的文明素質。要激發內生動力,更好地調動貧困群眾參與脫貧攻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大家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依靠勤勞雙手走上致富道路。要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強村級治理、鄉風文明建設等,扎扎實實把教育、醫療、安全飲水、通村公路等老百姓所思、所盼、所憂、所急的事情辦好,努力營造安居樂業、和諧穩定的發展氛圍,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記者 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