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7月11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洪雷)今天,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再赴寧鄉縣部分受災地區,走訪慰問受災群眾,督查指導災后重建工作。他強調,廣大黨員干部要沖在一線,發揮帶頭引領作用,以決戰決勝的態度奪取災后重建的全面勝利,讓受災群眾早日過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11日,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再赴寧鄉縣部分受災地區,走訪慰問受災群眾,督查指導災后重建工作。長沙市委辦秘書一處 供圖
長沙市領導徐宏源、夏建平、譚小平一同參加走訪督查。
目前,長沙市派駐寧鄉的災后重建工作指導組已高效運轉,原本淤泥堆積的大街小巷恢復了往日的潔凈清爽,城鄉供電供水逐步全面恢復,各項水毀工程的應急搶修正在抓緊進行。
回龍鋪鎮豐收村豐收灣村民鐘國強告訴易煉紅,房子被洪水沖垮了,幸運的是老母親被及時安全轉移。他現在就盼著快點建起新房子,讓80歲的老母親安度晚年。易煉紅給他打氣說:“黨委政府始終會和你站在一起,幫助你重建家園,實現你和老母親的心愿。”站在一旁的鐘國強的愛人接上話來:“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自己也會自力更生,建起新家我們有信心!”
雙鳧鋪鎮麥田學校的一間間教室,成了周邊32名受災群眾臨時的家。61歲的喻云規來這里住了四五天了,吃住都很滿意。老人腿腳不方便,進進出出都有志愿者們攙扶著。隔壁一間教室,安置家庭的孩子們聚在一起玩耍,志愿者們把他們的暑期活動安排得豐富多彩。易煉紅來到家長和孩子們中間,鼓勵大家一起共渡難關。在寧鄉,這樣的集中安置點就有96個,安置受災群眾1331人。
在寧鄉境內,72條農村公路在洪災中受損。6月30日以來,連接著黃材鎮與溈山鄉的黃祖溈公路出現了12處坍塌,橋梁、護坡、路基等都不同程度遭到損毀。險情發生后,寧鄉縣相關部門及時趕赴現場處險,經過連續奮戰,終于在7月7日下午恢復了道路全線通行。易煉紅現場仔細查看了道路搶修工程實施情況,他要求各地按更高的標準,長遠規劃、科學設計,對此次洪災中受損的道路、水利、通信、電力等設施,進行全面恢復重建、提質提檔。
“眼前的困難是暫時的,只要我們汗往一處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美好的日子就在眼前。”易煉紅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凝心聚力,把災后重建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作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實際行動,科學制定災后重建方案,全力以赴抓緊抓實,盡快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生活。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到一線去,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切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人民群眾在災后恢復重建中凝聚精氣神、看到新氣象,增強社會各界重建家園的堅定信心。要抓住有利時機,迅速修復水毀設施,全面做好市容市貌、市場供應、環境治理和交通、供水、供電、供氣、通訊保障、垃圾處理等工作,對綠化、凈化、亮化等進行全面整修,重建幸福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