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m×0.7m山水長卷《人間美景張家界》
5.7米的長卷緩緩展開,天門洞、天子山、御筆峰、仙人橋、夫妻巖、將軍巖、點將臺、神兵聚會、賀龍公園等張家界標志性景點一一展現。水墨之間,張家界峰巒疊嶂與云霧蒸騰的迷人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這是近期農行畫家寧湘歷時2個月創作的《神奇張家界》長卷山水畫。構圖與色彩匠心獨運,以遠觀的視角,大氣而詩意地將張家界“躍然紙上”,營造出身臨其境、令人陶醉的藝術境界。
畫家寧湘正在創作中
寧湘,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出生于寧鄉一個偏遠山村。就讀寧鄉師范時,師從譚福林、陶源等專業書畫家和著名畫家歐陽篤材等。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就讀時得曾曉滸、王金石等名師示范,后又進入張錫良書法講習所專修書法。進入農行湖南分行工作后,他逐漸融入到長沙藝術圈,畫興更濃,進步更快。2015年起,他先后當選為第一、二屆湖南省金融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農業銀行美術家協會副主席。2022年11月10日,又當選為中國金融美協副主席。
5.5m×2.48m巨幅長卷《神奇張家界》
1.8m×0.97m山水畫《溪山幽居》
2022年底,湖南省首屆旅游發展大會將在張家界舉行。正如我國著名地質學家吳正謚教授說的“張家界是中國畫的原本”。張家界迷人的風景,為中國畫的基礎研究和筆墨技術創新提供素材,成為畫家靈感的源泉。
“張家界好看不好畫。張家界獨特的地質結構和地貌特征是畫譜中所沒有的,既有的陳法都派不上用場,因此張家界山水在中國山水畫研究領域值得深入探究。”近年來,寧湘專攻山水創作,其中為張家界創作的巨幅作品就有20多幅。他認為,對待張家界的創作,既要從技術和內容的角度深入研究,又要使非專業群體能讀懂并能產生共鳴。
2.15m×1.46m山水畫《蒼茫云海間 張家界 》
對于山水畫的創作,畫家需要從不同視角觀察大自然,同時還具備從大自然中攫取到最美創作元素的能力。雖然都是張家界,但在不同地段所呈現的山體山勢不盡相同,經過提純出來的物象再重新組合成為更加完美的整體畫作。為此,寧湘十多次走進張家界,觀察、分析其石英砂巖地貌的山石結構,借鑒古人山水畫觀察方法,“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遠望取其勢,近看取其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尋找山石“積木式”結構規律和勾皴表現方法,結合自己的書法筆墨基礎、禪境創造和寫意精神的追求,廣泛學習近當代山水畫家描繪張家界的山水佳作,探索適應張家界山水具有個人特質的勾皴方法和筆墨技術語言。
5.5m×2.15m山水畫《湘江北去》
除了張家界,寧湘還以湖湘美景為素材創作了《大美湄江圖》《湘江北去》等巨幅作品,其中,《大美湄江圖》長卷高0.9米,長20米。《湘江北去》高2.4米、寬5.4米,以長沙橘子洲頭為主景、湘江兩岸人文勝境為底蘊。作品中橘子洲如一艘巨輪,劈波斬浪,獨領鰲頭,把長沙古城標志性建筑天心閣、杜甫江閣置于近景,遠景的岳麓山綿延不絕,隱約可見岳麓書院、麓山寺、愛晚亭、岳麓大學城,湘江兩岸鼎盛人文風光皆呈現畫中。該作品被全國金融文聯首家文藝創作示范基地中信銀行長沙分行大廈收藏展示。
“以張家界為代表的湖南自然美景,為我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資源,是我創作靈感的源泉,我將來要專門以張家界為景做一本畫冊。”寧湘說,未來將專注于湖湘山水畫創作,畫出心中最美的張家界。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