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盧國全,1971年生,湖南長沙人,畢業于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湖南中洲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本杰明·皮爾斯說過:“真正的科學研究者對他所從事的工作完全舍棄了功利 觀點。”當他們潛心于自己的工作時,那是一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至高境界,既不囿于世俗的紛擾,也不因功名利祿而隨波逐流,唯一的追求 是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有所建樹。這些成就和突破不是為了標榜自我,而是立足于國家、社會的未來 發展以及人民的生活幸福。在中國,這樣的科學研究者,才是現代化建設的筑夢者,方能擔當起國家 繁榮、民族復興的光榮使命。
盧國全便是一名懷揣強烈責任感與使命感的筑夢者。從白手起家到擁有專利四十多項,他潛心研究、不慕名利,全身心投入偉大的科研事業,二十年如一日;從顧全小家到回報社會,他高舉環保旗 幟,以為子孫后代留下蔚藍天空為永恒追求,用科 技改變生活;從一個個瞬間迸發的靈感到一項項創新發明,他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為我國環保事業盡心盡力,也為我國的科 研工作者樹立了榜樣。
《聯合國環境方案》中提到:“我們不是繼承了父輩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兒孫的地球。”盧國全知 道,環保,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地球人共同的責任。
當盧國全沉浸在童年的歡樂時,母親卻匆匆離開了人世。他回憶:“母親雖然走得早,但她的一言一行影響了我的人生,直到現在。她常常教導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希望我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的人, 多為社會做貢獻。這些話激勵著曾經的我,讓我朝著這個目標去奮斗,這些話也勉勵著現在的我,讓我懂得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年幼的盧國全變得不再貪玩,對學習充滿熱情,時常同一些三四十歲的叔叔伯伯待在一起,聽他們談論高深的話題。在失去母親的悲痛中,他迅速成長起來,因為只有自 己強大了,才能自立自強、回報社會,才能實現母親的期望。 盧國全是一個善于觀察、敢于攻關的人,他最大的樂趣便是挑戰別人做不來或者想不到的事。 1996 年,年僅 25 歲的他選擇了自主創業,在長沙開了一家汽車零配件銷售店,生意做得有模有樣。但他漸漸發現,摩托車的尾氣排放很嚴重,不僅污染了空氣,還浪費了很多熱能。“能不能把這些熱能利用起來呢?”盧國全想到就干,他利用手頭的工具和配件,潛心鉆研,花了 3 年時間,獨自組裝了一款擁有兩個氣缸的摩托車。他介紹:“一個四沖程氣缸燒油,一個二沖程氣缸燒水,利用燒油產生的熱能 燒水,產生的蒸汽再轉化為機械能。根據能量守恒定律,熱能應該被全部利用,只是我做得不夠好,只能利用 50% 。”囿于當時的條件,盧國全的這款摩托車并未取得完全成功“,可以開,但是效果不太理想”。不過這種創新理念卻深入他的骨髓, 特別是合理利用熱能的技術經驗,為他今后的研發工作打下了基礎。 銘記母訓,立志成才。年幼的盧國全早早埋下了奮斗的種子,他深知后天的澆灌和培育注定要歷經風雨,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至少,他的心中還回蕩著母親的余音,熟悉而溫暖。 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造成了損害,嚴峻的環境形勢迫切要求人們承擔起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盧國全為中國的環保現狀擔憂,充滿社會責任感的他決心以投身環保行業的方式履行保護環境的職責。2009 年, 他創立了湖南中洲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環保行業的新人,盧國全既沒有專業的指導,也沒有成熟的技術支持,對于喜歡鉆研、敢于挑戰的他而言,這是一次全新的冒險,充滿樂趣,卻也不乏困難。當他看到霧霾問題正嚴重影響著城市的 生活環境、侵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時,治理霧霾的想法應運而生。他說:“從世界范圍來看,還沒有研究ft治理霧霾的根本方法,很多方法都只能緩解而不能根治。”就這樣,他開始了尋找霧霾根治辦法的 探索之路。 盧國全從霧霾產生的源頭尋找突破口。他說:“地下的煤炭資源被開采上來后,通過鍋爐燃燒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但也付ft了相當大的資源環境代價:生態環境退化,潛在風險增加, 生態環境失衡問題突ft,環境壓力繼續加大。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群眾生活、經濟發展以及生產生大量的熱能,這些熱能會和冷空氣進行冷熱交換,在霧氣的包裹下形成霧霾。同時,汽車尾氣也會產生熱能,高溫的尾氣在和冷空氣碰撞的過程中也會形成冷熱交換,從而產生霧霾。”由此可見,霧霾產生的原因在于冷熱空氣進行了交換。在這個結論的基礎上,盧國全找到了根治霧霾的辦法,他說:“只要沒有冷熱空氣交換,霧霾就無法形成,所以我打算研制一種排放冷氣的鍋爐。”就這樣,孤獨的科研工作者盧國全,在沒有國家補貼和政策支持的困境中,開啟了自主研制冷鍋爐的艱難道路。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次次的嘗試,盧國全在 2012 年研制成了排煙溫度低、排放環保、能效高的鍋爐,其排放熱量只有 20℃-30 ℃,沒有熱量排放,煙塵顆粒便不會被推動升空,也就不會產生霧氣。同時,這種鍋爐的能效高達 110% ,燃煤被最大化利用,有效地節約了能源,也緩解了城市的熱島效應。 極富創造力的盧國全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書寫著自己的環保人生,他所提倡的“冷排放”理念, 將為城市霧霾治理工作帶來新的突破。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進程加速,垃圾圍城現象愈發嚴重,全國有六十多萬個鄉鎮在遭受垃圾污染。盧國全決心找到一個科學的解決辦法,最好是將這些垃圾變廢為寶進行二次利用。他聯想到人體的消化分解原理,決定打造一臺類似于人體消化系統的垃圾處理機器。經過半年多的考察、設計和試驗,垃圾熱解汽化爐誕生了。垃圾進去之后,被轉化為炭(可做肥料和燃料)、氣(可做燃料)、熱水(可供暖或汽化)、焦油(可做燃料)這幾種可有效利用的 物質,無煙、無味、無塵、無臭,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在研發過程中,盧國全展現了“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概。公司股東要快速看到經濟效益,不然就吵著退股,而科研本就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歷程。他沒日沒夜地工作,累了就打個盹,醒來繼續工作,為了節約時間常常吃盒飯,但他從未想過放棄。當時公司的規模并不大,掙來的錢頂多給員工發個工資、自己過個日子,盡管不充裕,他仍然心懷善意,常常幫助當地的孤寡老人,還給福利院捐錢,水災、旱災的時候也少不了他慷慨解囊的身影。不光是做環保,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他都在無私地奉獻自己,實現著母親當年的期望。 在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里,湖南中洲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公司的產值將大大提高。盧國全說“:地球上的能源每天都在減少,廢物每天都在增加,環保的意義不言而喻。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將努力開發更多的技術, 將環保事業做好。其實掙多少錢都沒有關系,重要的是我現在所做的事情可以造福我們的后代,哪怕傾盡我一生的心血,也是值得的。”帶著“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坦蕩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宏愿,盧國全將在環保事業上繼續拼搏。 守住青山綠水,造福子孫后代,這既是盧國全的追求,也是所有人的期盼。這場“藍天保衛戰”注定是一場持久戰,無需深究過去留下的錯誤,在反思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將目光投放在未來,如何打好這場事關人類未來命運的關鍵戰役?如何彌補過去所帶來的各種環保問題?答案就是:從現在開始, 從你我開始,用心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