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譚彥鋒,1982年8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邵陽人。廣東新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湖南商會副會長、廣東省邵陽商會副會長、長沙市新邵商會副會長。
譚彥鋒如果出現在人群中,一定是平凡而特別的。平凡的是他的相貌,五官中正、面容憨厚,不會給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而特別的是他身上很自然地散發出來的魅力,是一種堅毅與果敢的力量。
朋友眼中的譚彥鋒是一個低調而內斂的人,沒有豪言壯語,卻始終擁有著自己的人生夢想。他一直在用實際行動構建自己的夢想版圖,是著鞭逐夢的踐行者。
從打工仔到公司高管 廣東新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彥鋒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機械設計與自動化專業,輔修了市場營銷專業。在常人看來,機械設計與自動化專業和銷售似乎并無聯系,可是對于譚彥鋒來說,只要心懷夢想、保持激情,就能找到它們之間連通的路徑。 從底層打工者到知名企業高管,從知名企業高管到擁有自己的企業,其間,有摸爬滾打的辛酸,也有華麗轉身的喜悅。 或許,以時間為軸,我們更能發現譚彥鋒和他公司的成長邏輯。 2006年大學畢業,譚彥鋒帶著對銷售的熱情,放棄了多家國企和事業單位拋來的“繡球”,來到廣州,進入了福建籍IT企業“星網銳捷”。初來乍到,公司分給了他20多個客戶,其中只有兩三家與公司有過交集。面對陌生的領域、陌生的客戶,譚彥鋒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他從廣州各大中專院校入手,讓客戶了解公司和產品。同時,他還不斷進行系統學習,全面深入了解后再逐一向客戶介紹,并通過一家一家拜訪、發起行業研討會等形式,與客戶建立聯系,溝通合作。正是憑著湖南人特有的闖勁,短短幾年,他就贏得了大批客戶。 2011年,譚彥鋒升任“星網銳捷”華南地區的副總經理。畢業5年,職位晉升、領導賞識,一切都讓人艷羨。至此,譚彥鋒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職場贏家。 人生不服輸才會贏 從某種意義上講,性格決定命運的說法確實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1982年,譚彥鋒出生于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上源村的一個山旮旯里,但艱苦的環境沒有消磨掉他堅毅而要強的性格。這種堅毅和要強在當時更多地是表現在學習上,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譚彥鋒的學習成績從未出過班級前兩名。初中畢業,譚彥鋒以全鎮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新邵縣第一中學。 這種性格更多地遺傳自譚彥鋒的母親,他的只上過一年學的母親卻有著那個時代農村婦女少有的見識,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無論自己多苦多累從不對生活低頭,盡力給兒子創造最好的學習條件。 這種性格一直伴隨著譚彥鋒的學習、生活與工作。 2012年,“星網銳捷”的品牌價值再創新高,達到82.41億元,同時入選國家工業企業品牌培育首批試點企業。譚彥鋒當時是公司最年輕的大區副總經理,擁有不菲的薪資待遇,深得公司領導的賞識。在公司上下都認為他“順風順水”“應該好好享受生活”的時候,譚彥鋒卻做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辭職單干。 2012年7月,譚彥鋒正式接手廣東新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啟了新的事業征途。 不經風雨哪能見彩虹 創業之路并非總是一馬平川,當時在財務、管理和員工隊伍建設方面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都沒有阻擋住譚彥鋒前進的腳步。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因為公司所接到的項目大多需要前期墊資,有時候因為投標需要繳納幾萬元保證金,他都得向朋友借款。 “新源公司走到今天很不容易。”雖然廣東新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早在2006年就已經成立,業務也一直植根于教育行業,但在2012年7月譚彥鋒接手之前,公司經營業績平平,沒有新的突破。 為了改變現狀,譚彥鋒重新梳理發展思路,將公司的發展方向確定為系統集成、產品代理、軟件開發、IT咨詢與運維等范疇,以高科技為行業“導航”,著力服務于教育、政府、醫療等機構及大型企業。同時,他還著重從產品、服務等方面進行改革。針對客戶需求,他設計完善了產品解決方案,把公司的發展重點放在產品開發和優質服務方面,并力求做到服務讓客戶百分之百滿意。不到半年時間,公司業務就突破了2000萬元。此后,公司的業務逐年遞增,至2014年初,新源公司的業務已經占領廣州市內80%的高校市場,專注于網絡、監控、弱電、數據中心、多媒體建設等信息化系統集成工程。 “春江水暖鴨先知”。2014年底2015年初,中國物聯網技術方興未艾,處于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南粵大地率先印證了物聯網的興盛。截至2014年底,廣東省物聯網規模約為2400億元人民幣,占全國物聯網產業總量的40%,是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第一大省。按照《廣東省物聯網發展規劃(2013-2020年)》,到2020年,廣東省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達7400億元。 “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創新度高的專利密集型產業,深入開發利用專利信息對于產業的創新驅動發展至關重要。”譚彥鋒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商機,開始積極轉型。其間,他斥重金聘請到了一個長期致力于物聯網技術的專業團隊,并著手開發自己的產品,將物聯網技術引進高校,引發了教育行業的強烈反響。新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慧教室、基于IPV6的下一代智慧教室解決方案等獲得了高校用戶的一致好評,成功落地中南大學、廣州大學、東莞理工大學等高校,并成為了業界的樣板工程。 譚彥鋒對物聯網技術進入高校很有信心,他舉例加以說明:“像湖南大學、中南大學這種規模的高校,一年的耗電成本大約在七八千萬元,如果通過物聯網技術幫助它們建成智慧教室、智慧宿舍等項目,通過節能管控一年大約可以節省10%-20%的費用,可以大大減少成本。” 為了打消合作學校的疑慮,譚彥鋒提出了兩種合作方案,第一種是項目由學校投資建設,雖然開始時投入不菲,但通過兩三年的時間便可收回投資成本,以后每年都能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第二種是由公司負責投資建設,每年節省的費用由公司和學校按比例分成,這樣學校不用花一分錢就能省下一大筆開支,公司的投入也有了穩定的回報。 同時,為了搭上物聯網的快車,譚彥鋒還與學校進行物聯網實訓產品的合作,走產學研結合的路子。目前,“智慧實驗室” “智慧城市沙盤”等產品和方案均獲得了高校用戶很好的反響。 2014年7月,譚彥鋒試水湖南市場。在他看來,相對于廣州等沿海大城市,內地城市更有發展空間和潛力。為在家鄉拓展自己的事業,譚彥鋒在湖南設立了子公司,在湖南的各個地市均設有辦事處,并計劃在長沙建立一個研發中心大樓,將廣東研發團隊移師長沙,潛心研發新技術和新產品。 譚彥鋒表示,公司未來要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供行業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合作領域也將走出教育領域,向公檢法等系統延伸,通過擴展服務,為政府購買服務提供可能。 目前,譚彥鋒又開始將觸角伸向大西南,進軍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并逐步向全國范圍輻射,力爭3年內覆蓋全國主要省會城市。 僅僅經過6年時間,譚彥鋒便將一家業績平平的公司發展壯大到如今擁有14項專利、居國內行業領先水平、實現業務過2億元的實體企業,譜寫了創業的傳奇,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展翅飛翔。 2017年12月,譚彥鋒以驕人的業績和創新引領風范,在第七屆中國湘商風云榜活動評選中榮膺“全球湘商十大新銳人物”稱號。 人生的字典,有成功,有失意,譚彥鋒選擇的是奮斗。 成長的路上,有信任,有質疑,譚彥鋒選擇的是堅持。 在譚彥鋒的人生哲學里,奮斗和堅守者不會被打倒,他們可以改變自己,甚至還可以改變世界。 來源:天下湘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