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中文字幕伦伦精品|www.ychrm.com

當前位置:首頁 > 會員風采 > 財富人物

財富人物

俞濤:父親造出國內行業龍頭 我要走向國際一流

人物簡介:俞濤,男,中國國籍,1970 年 5 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學歷。曾就職于中國科技國際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長沙電纜附件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董事。現任公司董事長,長沙長纜電工絕緣材料有限公司董事。


一家有60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在技術派專家父親的手里,成為領先國產化、打破國外壟斷的行業龍頭。


他,”一個身份特殊的空降兵”,高學歷的理科博士和金融公募精英,40歲才進入父親的企業。


中國電力電纜行業起步于上個世紀30年代末,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電力電纜行業得到迅猛發展,但電纜的接頭、電纜附件領域還是空白,嚴重依賴進口。 為了降低電網運行成本、保障電網運行安全,1958年,機械工業部在全國指定了四家企業生產電纜附件,長沙電纜附件廠(長纜科技前身)便是其中一個。 


俞正元1963年畢業于湖南大學電機工程系,科班出身的他對電纜附件行業非常專業。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新面貌,也讓人重新充滿激情和動力。 或許是責任感使然,44歲的俞正元選擇留在長沙電纜附件廠,這一待就是幾十年。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走到了一個攻堅階段,當時企業改革的大思路是進行公司化改造,明晰產權,建立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


2017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47歲的俞濤代表78歲的父親俞正元,敲響了資本市場寶鐘。這一天,虛歲60歲的長纜科技(002879,診股)正式登陸深交所中小企業板。


 對于未來,俞濤表示,上市后,公司研發、營銷體系和產能等核心競爭力都有極大提高,要借助“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帶領企業走向國際一流。


記者:你是2011年進入公司,是您個人的意向偏多一點還是您父親的期望?


俞濤:做實業比較辛苦,從我個人的成長來說是一個最好的方式。我轉了一個方向,或者說用現在流行的話叫“脫虛向實”,當然,我更愿意說是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一個結合。


俞濤在南開大學讀的本科和碩士,后來在中科院做博士,理論物理方向,之后工作出于個人興趣愛好,選擇去做金融,在多家公募基金工作過多年。

俞濤:(此前工作經歷)多是在看企業,什么樣的團隊能夠把企業做好,怎么樣的一個行業發展趨勢,包括宏觀的變化,我們看得很多。


記者:一般的企二代可能是二十來歲就會進入這個企業,你是中年進入這個企業,而且公司又是一個偏技術型的公司。是否有壓力?


俞濤:我的學歷背景應該拿下這些技術沒有任何問題,包括技術,包括管理,包括跟資本市場的對接。逐漸的隨著職務的變化,責任和壓力也在逐漸的增大,作為董事會的成員,要對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負責任,同時對公司運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的說法就是要當一個救火隊員


長纜科技,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長沙電纜附件廠,國內最早一批做電纜附件產品的企業。


俞濤的父親1983年來到這家企業做廠長。

1997年,在政府要求下企業從集體所有制改制為民營企業,俞濤的父親俞正元成為實際控制人。目前,長纜科技是國內少數在品牌和技術方面可以和國外知名廠商競爭的電纜附件生產企業之一。


俞濤:2017年剛好是我們改制的二十周年,二十年的凈資產規模增長了100倍,年均的復合增長率大概在25%左右,從(營收)業務規模來看,也是增長了200倍,這個增長率也達到了30%以上。


記者:公司主要產品特色是國產化,進口替代在什么時間點非常的明顯?

俞濤:大概在九十年代末,2000年初,當時我們公司帶頭,我們同行業公司逐漸的跟上,然后產品在成熟的過程,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大概在2000年前后,110千伏的產品,我想絕大多數是國外的產品,到現在,應該講,70%、80%,110千伏這個系列都是國產的產品,很少有外資企業的產品。


記者:二十年發展的邏輯,恰恰從1997年到2017年是經濟比較高速增長,投資建設非常高速的大背景下,吻合這個時代背景。


俞濤:它的復合增長率還是遠遠的高于經濟增長速度,它本身有它發展的邏輯。第一個要點就是公司從1958年、六十年代初開始到現在,堅持將近六十年都在做一個行業,先是做專、做精、做優,然后是做強做大。(第二個),我們是靠新產品和技術來推動企業的發展,我們這個行業是一個技術門檻非常高的行業,我們一類新產品從開始研發到成為我們公司的業務收入的支柱,這個周期至少是十年以上。,比如說我們110千伏的產品,從九十年代末我們推向市場到現在,我們賣了將近十萬臺,換算成銷售收入大概30個億,當然這十萬臺,我也問了一些國外的專家,我說這十萬臺在國際上同行業比怎么樣?他說那基本上也在第一梯隊。國內比其他競爭對手還是強不少。第三個,我想,我們產品的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不要因為利潤率也好,競爭激烈也好,競爭混亂也好,去降低產品的品質,這個品質是生命力。

記者:這樣一個研發創造價值,也意味著你在當時研發要非常有預見性。怎么來做到這一點?

俞濤:當我們在做很低壓的時候,一兩萬伏低壓水平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中壓水平的產品,當我們中壓快成熟的時候,我們又瞄著高壓、超高壓的,就是一代一代的下一代產品,提前去做。

記者:現在正處于上市這樣一個節點,怎么看看待接下來所在的這個行業和公司的發展?

俞濤:電力建設的十三五規劃,目前的數據應該是不慢于十二五的規劃。還是很看好,包括一帶一路的建設對相關國家的支援,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十三五和未來十年,應該講整個的電力建設還是有很好的一個空間。我們募集資金評估下來,大概是在6個億左右,分成三個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我們是按照五到八年的一個規劃,做成之后正常運轉,我們的產能應該是翻一番,用五六年、七八年的時間翻一番。集資金項目的投入,會極大的增強我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研發,包括營銷體系,包括產能。

記者:國內同行上市公司有不少,包括沃爾核材(002130)、青島漢纜(002498)等。和同行競爭,公司特有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俞濤:我們是一個研發驅動型的企業。我們沒上市的時候已經競爭了一二十年,我想也不落后,上市之后,也不會有什么擔心,因為這個行業是一個靠技術門檻、靠技術含量來競爭的行業。

俞濤父親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董事長俞正元,今年78歲 了。俞正元,是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工程技術專家,先后多次主持公司產品和技術的研發。現在,俞正元已很少在公眾場合出現。

記者:您父親年紀也大了,他現在在公司一般不涉入經營?

俞濤:他現在主要是管技術,他在抓新產品的研發,下一代新產品的研發,他感興趣來推動新產品的研發,當然下面也有團隊在做。
記者:如果要說一點,您跟父親之間共同的一點是什么?最大的不同點又在哪里?

俞濤:最大不同點,可能我對資本市場理解得更多一點。共同點,就是非常嚴謹,要做事情一定把它做好了。專心,要把產業做好,一定要用技術來推動,我想這個是相通的。
記者:你會更把自己看成一個職業經理人還是企二代?


俞濤:我覺得肯定是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角色,責任更大一點。老一輩的民營企業家,很多都年齡逐漸的在偏大,有很多企業也有接班的問題,企業的傳承。不見得有固定的模式,也許跟企業本身有關,也許跟企業所處的行業有關,跟潛在的接班人個人的經歷、能力,或者是偏好有關,這個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我想也不見得一定是有一個價值的判斷。
記者:可以理解為這個接班人交班問題已經完成了?

俞濤:我們實際上是要再創業,不做富二代,做創二代。企業在第一輩創業者的帶領之下,已經成為國內的一流,國內的絕對的行業龍頭,我也有興趣,一個是有信心,再一個,我也覺得我有能力,也有方法,我想能夠把這個企業,帶領這個企業走向,也許用一定的時間,走向國際一流。

記者:某種角度上,您父親是企業家,您是資本家?

俞濤:還是企業家吧,您問的問題也是我經常在思考的,就是產業和資本結合的一個度的問題。

財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