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梁軍,男,湖南長沙人,1972年生。現任湖南新亞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綠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光學電子行業協會副會長、長沙市能源綜合利用協會副會長、長沙市開福區工商聯副會長、長沙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曾獲“2010年度長沙市創業之星”、“優秀幫扶企業家”等稱號。企業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節能服務產業最具成長性企業”、“中國湘商·富民強省貢獻單位”、“湖南重質量、守信譽先進單位”等稱號。
從埃及尼羅河畔閃耀的LED全彩顯示屏到倫敦泰晤士街道旁的“MadeinChina”的“魔幻舞臺”顯示屏,一塊塊寫著“YESTECH”名字的LED產品漂洋過海,裝扮著異國他鄉的美麗風景。在這背后,凝聚著一個湖南人和他的王牌團隊的心血。他歷經10多年的艱苦創業、大膽創新,終于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智造”LED系列產品帶到了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外匯上千萬美元,年營業額過億元,成為“光電湘軍”當之無愧的領跑者。
他,就是土生土長的湖南長沙人梁軍。
初次接觸梁軍,你會發現他很普通,一張圓圓的娃娃臉,鼻梁略高,身材并不高大。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他有一雙明亮、真誠、熱情的眼睛。而毋庸置疑的是,他就是叱咤海內外光電市場的LED應用大亨,一個命運充滿坎坷但卻憑著倔強、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刻苦精神搏擊商海,走出了一片明朗天空的現代創業先鋒。
讓我們走近梁軍,了解梁軍。通過他的故事和際遇,去感受他那敢闖敢干、開拓務實、敢為人先、心懷感恩、樂于奉獻的企業家精神,一睹他的人生風采。
勤奮,闖創業之路 創新,鑄發展之劍 文化,添騰飛之翼 責任,亮企業之魂
上世紀70年代初,梁軍出生于長沙。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飽受了家境貧寒之苦。在旁人眼里應該好好讀書的如花般年齡,他卻不得不輟學回家,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任。
1991年,不到19歲的梁軍,經過姑姑介紹,到城里一個機關單位的科教服務部(實際上是一個小工廠)當起了學徒工。“那個時候工資非常低,每個月只有40元,但是能學到技術,還能去上夜校,我覺得比當‘貨郎’強多了。”梁軍說。
為了能在早上八點趕到廠里上班,梁軍每天四點多起床就往城里趕,30多公里的路他硬是咬著牙趕在開廠門之前到達。他的腦海中一直記得親戚跟他說的那句話:“到城里來一定要爭氣,別給我丟臉!”
為了減少路上的時間,梁軍求師傅讓他睡在辦公室兩張拼起的辦公桌上,晚上下班后就騎著車往夜校跑;為了學習一手過硬的電子技術,他在別人工作休息的時間把一架架電子鐘、一支支小型裝飾燈翻來覆去地“搗鼓”,動手操作能力強的他很快就嶄露頭角。從學徒到班長再到車間主任,梁軍成了廠子里的技術骨干。為了讓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識,梁軍又跑起了銷售,同樣做得風生水起。
1996年,梁軍已是廠里數一數二的銷售精英,第一個買了手機、摩托車和公寓房,但是廠子改制,梁軍與公司上層的經營理念不符,他開始放慢腳步思索自己的出路。此時,梁軍知道自己已經達到了職業生涯的一個頂峰,他想到了另一條路:創業。在幾名同事的支持下,他創辦了一家電子設備廠。然而,這家合伙創辦的公司沒多久就夭折了,并且留給了梁軍一筆不小的債務。
2000年底,不甘心就此失敗的梁軍在迎接新年的鞭炮聲中想:“和老婆一起‘再創業’吧,人總該實現自己的夢想!”就這樣,他拿出6萬元的積蓄,找親友借了20幾萬,正式成立了長沙亞勝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新亞勝公司的前身),專門生產LED電子產品。盡管300多平方米的廠房是租來的,員工也不到10個人,甚至連生產設備都是自己加班加點“拼湊”的,但是梁軍很興奮。已經熟悉LED市場的他,深信光電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和朝陽產業,前景一定光明。“既然認準了做LED產品這一行,什么挫折什么苦難都能克服。再苦再累,我也不會回頭。”他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執著,那種堅定的信念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新成立的公司,當時在市場上還無人知曉,梁軍決定從最簡單、但是最需要耐性的服務做起。正所謂“出奇制勝、劍走偏鋒”。他做的第一筆大單,客戶是三湘汽配市場一位姓何的老總。何總被梁軍的坦誠感動,接受了梁軍介紹的一家西安大型電子企業生產的LED顯示屏,并同意梁軍負責售后安裝及維修業務。“這次賺了10萬塊錢,是我創業以來得到的第一桶金,也給了我拓展市場的信心。”梁軍回憶說。
面對激烈的LED電子產品市場的“血海般”的競爭,梁軍決定從創新著手,做大做強。他以高薪引進了一批專門的技術人才,組建團隊專門從事研發。“幾年來,我們通過科技創新嘗到了甜頭”,梁軍說。2012年,新亞勝集合資深研發團隊,研制了全球最輕薄、安裝最快速的“魔幻舞臺”系列LED顯示屏,它具有“輕、薄、快、奇、省”五大特點,并榮獲1項國際專利、2項發明專利和9項實用新型專利,成功打入倫敦奧運會,被應用到倫敦奧運場館以及公共設施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和好評。
在加快企業產品研發的同時,梁軍還在銷售模式和渠道上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創新不僅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市場觀念創新要求我們不能坐等著國內客戶上門,我們要更新觀念,主動拓展客戶,把目光瞄準國際市場。”2006年,梁軍通過朋友介紹,主動參加了北京國際燈光音響展,在參展中向一批來自歐美的客戶亮出了自己的特色,一個烏克蘭的酒吧老板看中了新亞勝的產品,簽下了一筆大單。
“國際展會可以當做我們練兵和展示形象的便捷平臺。”梁軍說。近年來,他帶領團隊陸續參加北京、上海、廣州、德國、英國、新加坡、越南及迪拜的各種電子產品類展會,不僅積累了很多參展經驗,而且在開闊國際視野、提高企業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上收獲很大。
功夫不負有心人,新亞勝的銷售市場越來越大,業務范圍已經涵括政府、教育、金融、傳媒、交通、電力、體育等數十個領域,銷售網絡遍布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深圳、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設立了分公司,下一步還準備在德國、美國建立分公司。
據梁軍介紹,目前國家非常重視和支持環保節能產業,新亞勝在全國2000多家LED應用產品的生產企業中,排名在第30位左右,而他的目標,是早日躋身全國10強,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在梁軍看來,“企業文化就像人的血管,遍布周身。”確實,這是一個形象而恰切的比喻,也是梁軍對現代化企業的深刻認識。
國內知名企業無不在企業精神理念和文化傳承上下功夫。海爾的“精細化制勝”、華為的“狼性哲學”、安踏的“超越自我”,在業界都膾炙人口。在新亞勝,“五心精神”是每個員工耳濡目染的。“誠心獻給客戶、細心獻給事業、愛心獻給員工、忠心獻給公司、信心留給自己。這‘五心精神’是新亞勝精神,也是公司成立以來不懈前行的動力。”梁軍說。
新亞勝的員工告訴我們,公司不但有完善成套的規章制度、員工禮儀手冊,而且建有黨支部、工會等組織,園區內還有專門的圖書室、文體活動室、籃球場、食堂等,讓員工有了“家”一般的感覺。
2010年6月28日,新亞勝黨支部正式宣告成立,這也意味著金霞開發區第一個非公企業黨支部正式成立。梁軍說:“企業應該傳承、弘揚紅色文化。讓新亞勝的黨員們找到組織,成立自己的‘家’,有助于他們發揮自身的先鋒模范作用,我雖然不是黨員,但非常支持他們開展活動和工作。”
新亞勝還倡導建設學習型企業,新員工上的第一堂課就是企業文化培訓課,從入司的第一天就開始學習。梁軍說:“人一輩子,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所以,他為員工建立企業公共圖書室,購置專業書籍和文化書籍,讓員工充充電。他邀請專家給一線員工和管理層授課,加強在職培訓力度,讓員工在學習中不斷歷練和成長。
梁軍說:“新亞勝有自己的四條人才觀。我們推崇以合適的崗位任用人才,以尊重的態度對待人才,以多元的形式培養人才,以優秀的文化塑造人才。”他強調,“我們尊重人才、愛惜人才,但是不溺愛人才,同樣要更嚴格要求人才,使人才能夠去掉傲氣和浮氣,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
目前,一大部分年輕人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涌入新亞勝工作,給公司帶來了活力,梁軍對此感到非常欣慰。針對這幾年大學生就業難的局面,梁軍語重心長地指出:“年輕人心態不要太浮躁,一定要從基層做起,從基層鍛煉自己的能力和耐力。在大學里學到的是書本知識,進入社會后還要學技術、學做人,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在公司,誠信文化也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亞勝的辦公樓就掛出了“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信譽是企業的源泉”的大幅標語。梁軍說,他從不拖欠員工工資,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期,他也千方百計先把員工的工資發好。他說:“對員工、對客戶都要真誠,要講誠信。雖然只是一筆不大的錢,但是員工后面還有他的家人都等著這筆錢急用,要看病、要還貸,所以,我寧愿虧自己,也不虧工人。”寥寥數語,梁軍的那顆真誠的心讓人不由得生出幾分敬意。
梁軍是一位善用類比的企業家。談到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他援引了這樣一個比喻:“就像國家的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企業家的財富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管你掙了多少錢,最后還是要回報社會。”
梁軍回憶說,他的這種價值觀與小時候的經歷有關。他10幾歲時有一次獨自去南岳玩,母親給了他10元錢零花錢。下山之后,他把這筆錢全部分給山下要飯的乞丐了。“從小父母教育我,人要做善事。佛家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雖然不信佛,但是行善積德這點我還是相信的”。梁軍從小就有的這種惻隱之心,也使他常常幫助那些窮苦的人,并且形成了一種習慣。
梁軍笑著說:“我年輕時有一次賣冰棍中暑,幸好路上有一位老奶奶救了我,不然我也不會活到今天了。那時候,我就發誓,等我有能力的時候,我一定要多幫助別人。人活著,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你身邊的人,為了社會。社會責任在我看來就是要善待員工、善待客戶、善待社會。它是企業的靈魂。”
在新亞勝,梁軍十分善待員工,他認為企業有責任為員工的幸福著想。令人稱贊的是,新亞勝的員工不但業余生活豐富多彩,生活條件也是一流的。員工宿舍可以免費居住,而且,房間有空調、網絡、熱水器,同在公司上班的已婚員工還有夫妻房。梁軍覺得員工生活開心了,生活質量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才會更加開心。所以,他經常幫助公司經濟困難的員工支付醫藥費,邀請員工的父母一起參加公司的聯歡會,讓他們和子女團聚。梁軍這份善待員工,常懷感恩的心,都默默地感染著周圍的人。
生活中梁軍十分簡樸,不穿名牌,不帶名表,但是為了回報家鄉,支持村里發展經濟,他主動拿出10幾萬元幫助家鄉修路,讓村民們有了一條通往城里的標準水泥路。
實際上,自創業以來,梁軍為了各項社會慈善、公益事業捐款上百萬元,捐贈物資數千件。湖南冰災、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他都率領員工踴捐款,組織員工參加義務獻血、為邊遠地區捐贈物資、到長沙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到醫院探視身患重癥的小孩等愛心活動。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堅持做慈善,新亞勝的員工才以一顆感恩、奮進的心贏來了今天的企業成就和地位。
行者無言,大愛無疆。梁軍是新亞勝的靈魂人物,他把對社會的責任和愛,滲透到了企業的骨髓,也引領著新亞勝人以主人翁的姿態珍惜當下,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